强强联手/杭港机场合作 打造调度“最强大脑”******
图:港生们参观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指挥中心。/大公报实习记者曹逸琳摄
“车辆启动中,请注意。”伴随着工作人员在平板电脑上按下开始指令,两辆无人驾驶货物牵引车在杭州萧山国际机场T4机坪按照提前设定好的线路行驶,让一旁前来采访的港生们啧啧称奇。
据杭州机场无人驾驶牵引车项目负责人陆志杰介绍,杭州的无人驾驶技术参考了香港机场的经验,并在复杂路况定位方面进行了优化。“不仅如此,杭州机场还专门建造了无明显标志的环岛隧道训练模型,使系统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路况。”陆志杰骄傲地说,应用以来,该系统实现了厘米级精准定位,并保持零误判率。“下一步,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将逐渐增加无人车的货物负载,评估车辆载货的最佳状态与最高效率。预计在2026年初,无人车将会正式运行,每日可保障航班20架次以上。”
据介绍,2005年1月17日,在“香港.浙江周”开幕仪式上,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与香港机场管理局合资项目成为153个签约项目的第一个。在此后的20年里,杭港两地机场双向奔赴、结伴同行,以开放之姿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成为推动浙港合作的开放因子,为区域经济发展持续注入蓬勃动力,铸就合作共赢典范。
值得一提的是,杭州机场的“最强大脑”联合指挥中心也是杭港两地机场的合作成果。2018年,杭州机场三期项目启动,同步开始研究规划新的运行指挥中心,此时国际领先的香港IAC(Integrated Airport Centre)成为项目的对标对象。
3日下午,港生们在机场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走进指挥中心,只见三块巨大的屏幕映入眼帘,上面实时显示着航班起降状态、调度次序以及机场各区域的监控等画面。屏幕前分布着不同功能的工作台,分别负责调度机场的各项工作,确保运营有序进行。
“以前我们看不到航站楼和场区地面交通的信息,现在接入了相关席位和信息系统,信息更全面、协调更便捷。同时,我们引入了杭州地铁席位,杭州机场高铁站建成运营后还规划了高铁席位,进一步适应交通枢纽发展。”杭州机场飞行区中心运控室主任指挥林晨涛形象地说,IAC好似一根“定海神针”,全方位提升了杭州机场的旅客服务质量与航班保障能力。
大公报记者俞昼 实习记者曹逸琳
专家解读/剥削童工? 律师:应属勤工俭学******
“跑楼小孩”的性质是勤工俭学,还是童工?广东恩典律师事务所刘华斌律师表示,勤工俭学的属性是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劳动技能和实践能力,在教育性、辅助性岗位(如校内助理、公益服务)或与所学专业紧密相关的岗位上实践。若劳动内容超出教育范畴或从事高危、超强度或营利性生产劳动,即属变相童工剥削。“从‘跑楼小孩’的报道上来看,这一代送行为应该属于勤工俭学的范畴。”
刘华斌表示,根据《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2条“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不签劳动合同”的规定,学生与企业不构成劳动关系,学生受伤时,不适用《工伤保险条例》的工伤范畴。但双方构成劳务关系,故适用《民法典》侵权责任即第1165条或第1192条,按“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处理,依据行为人过错比例划分责任。“学生作为与企业平等的民事主体,可通过《民法典》主张报酬请求权和安全受保障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