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智能“搬运工” 零碳排放奇兵******
图:在秘鲁钱凯港,智能驾驶集装箱卡车准备接载集装箱。/新华社
5月16日12时55分,太平洋东岸秘鲁钱凯港,集装箱船“金奈”轮顺利停靠3号泊位。13时32分,桥吊开始向装卸作业区移动,40只红色车轮承载着庞大的蓝色机身沿轨道滑行,显得沉稳而灵动。
与此同时,钱凯港的“搬运工”智能驾驶集装箱卡车鱼贯而出,遵循系统指令自动列队。这些无驾驶室的集卡如贴地飞行的魔毯,电力驱动使其能耗较传统集卡降低25%以上,全程零碳排放。
中远海运港口秘鲁钱凯公司中方支援团队领队何钊毅告诉记者,港口集装箱从岸边装卸到转运至堆场,再到堆场装卸等流程可以实现自动化操作,高效精准作业。
物流成本节省20%以上
在中央控制区,码头生产操作系统负责将作业计划分发至桥吊、轨道吊与智慧集卡等设备,指挥其自动作业,正如“大脑”调动“四肢”。港机设备搭载的设备控制系统则是其中负责信息传导的“神经”。
控制区的安静与码头的繁忙形成鲜明对比,这正是智慧港口高效运行的体现。钱凯港开通后,中秘两国间的单程海运时间缩短至23天左右,物流成本节约20%以上。在先进的港口管理经验与设备技术助力下,钱凯港已发展成为拉美地区领先的智慧港口。\新华社
肩负重任/外交部发言人勉港生:心怀祖国放眼全球******
在外交部新闻发布厅“蓝厅”,参访团学子旁听外交部例行记者会,并与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交流互动。郭嘉昆指出,青年学子的视野不应局限于升学就业、衣食住行等个人层面,更应拓展到关心身边同胞乃至世界各国人民的福祉。同学们应心怀祖国,放眼全球。香港是国际金融、航运和贸易中心,随着香港与内地融合程度的不断加深,中国的发展红利将不仅惠及内地,也将带动港澳地区,包括未来的台湾都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可以预见,中国人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声誉会越来越高,每个人都有在世界上出彩的时刻和舞台。”
交谈过后,港生们备受鼓舞。来自拔萃女书院的许咏诗获郭嘉昆点名互动,她在交流后深有感触地说:“这次实地探访外交部,特别是与外交官面对面交流、走进新闻发布厅,让我对国家的外交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外交部发言人风度翩翩的气质、坚定而有力量的言辞,让我对外交工作更加充满崇敬之情,我要以此为榜样努力学习。”
此外,政策规划司、美大司、新闻司的三位青年外交官结合自身工作经历介绍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与实践,并围绕中美关系走向、民间外交、国际传播策略及如何讲好中国故事等备受关注的话题与同学们进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