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打击偷拍应常态化 震慑“邪恶之眼”******
图:2025年6月29日,山东省东营市某旅客在酒店发现摄像头,东营民警调取监控,确定并抓获一名嫌疑男子。/网络图片
一起涉及境外的网络犯罪不应该成为困住法律维护公平正义的藩篱。对于违法行为的追诉问题,法学界有三种主流观点:第一,属地说,即违法行为发生地享有管辖权;第二,属人说,违法者所属地享有管辖权;第三,法益说,法律权益受侵害之地享有管辖权。此次偷拍事件,施害者、受害者多在内地,侵害地也在内地,所以可以依据内地法律对其进行追究。
早在2022年3月,公安部就曾开展打击偷拍产业行动,抓获犯罪嫌疑人860余名,查获被非法摄像头3万个,可见网络上的“邪恶之眼”由来已久。对于这种“违法顽疾”,建议有关部门将此类打击行为常态化、深入化,非此不足以对违法者形成震慑,非此不足以根除此等恶行。
目前很多此类视频都发生在熟人之间,受害者多为女性,她们“羞于启齿”“担心社死”,在寻求法律帮助时踯躅徘徊。为此,也应呼吁受害者认真对待这一严重侵权行为,莫让自己成为二次致害的庇护者。诚所谓“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只要人人都善于拿起法律利剑,在任何违法犯罪行为面前,法律都必将无往而不利。 大公报记者张宝峰
专家解读/治理“内捲式”竞争 用法治打通循环堵点******
去年7月召开的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捲式’恶性竞争。”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动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7月30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在改革领域的众多部署,均与“内捲式”竞争治理相关。
从酝酿修订价格法完善低价倾销认定标准,到就“补贴大战”问题约谈多家外卖平台,近期内地各方面在整治“内捲式”竞争上持续用力,瞄准的行业领域也由光伏、锂电池、新能源汽车,扩大至电商平台、外卖等。
用好各类政策扩大有效需求
“‘内捲式’竞争下没有受益方,是‘双输’甚至‘多输’的。”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魏琪嘉表示,综合整治“内捲式”竞争,一个基本思路是,用好标准规范约束不当竞争行为,用好法治手段斩断从“价格战”到“极限压价”的循环链条,用好各类政策切实扩大有效需求、提振居民消费,加快打通经济循环堵点。
会议还提出,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广开首席产研院资深研究员刘涛对《大公报》表示,下半年中美双方的关税博弈很可能是一个持续拉锯的过程。但考虑到刚刚结束的斯德哥尔摩会议已原则同意将中美现行关税水平展期90天,预计未来三个月对中国出口带来的意外冲击较小,而全年剩下的两个月对全年影响程度相对有限。\大公报记者任芳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