殃及池鱼/大平台慷他人之慨 小商户薄利难支******
图:很多小商家在外卖内捲中难有盈利,图为天津一家小店正在营业。
当外卖行业巨头掀起内捲、激战正酣之时,大量的中小商户却难承其重、苦不堪言。在北京东城东直门街区的一家颇为火爆的炸鸡架店面前,老板于先生面无表情地忙碌着。在出货打包的间隙,他无奈地对《大公报》表示,“平台上承诺的满减活动,其实他们只承担一半,剩下的5元或10元,都是商家自己消化。像我们本来就本小利薄,参加这种优惠,就等于割肉,但要是不参加,订单也就跟我们说拜拜了。”
当中小企业“被迫参战”,甚至“沦为炮灰”的同时,行业内捲还带来了更多可怕的连锁反应。在安徽,当地消费者权益组织就调查发现:为迎合低价策略,部分商家以虚假宣传吸引流量。“线上精致如滤镜、线下脏乱如工地”的现象开始大量出现,甚至有商家伪造堂食资质入驻平台,引发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现象。
在外卖产业链的另一端,低价竞争还倒逼平台“极限”压缩配送成本,骑手们被迫承受更高强度的工作。此前,京东外卖上线初期因运力不足导致订单超时,骑手就曾投诉“系统派单不公”“罚款加重”。尽管平台承诺为全职骑手缴纳社保,但兼职骑手的权益仍缺乏保障,行业用工矛盾仍然存在。
专家解读/剥削童工? 律师:应属勤工俭学******
“跑楼小孩”的性质是勤工俭学,还是童工?广东恩典律师事务所刘华斌律师表示,勤工俭学的属性是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劳动技能和实践能力,在教育性、辅助性岗位(如校内助理、公益服务)或与所学专业紧密相关的岗位上实践。若劳动内容超出教育范畴或从事高危、超强度或营利性生产劳动,即属变相童工剥削。“从‘跑楼小孩’的报道上来看,这一代送行为应该属于勤工俭学的范畴。”
刘华斌表示,根据《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2条“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不签劳动合同”的规定,学生与企业不构成劳动关系,学生受伤时,不适用《工伤保险条例》的工伤范畴。但双方构成劳务关系,故适用《民法典》侵权责任即第1165条或第1192条,按“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处理,依据行为人过错比例划分责任。“学生作为与企业平等的民事主体,可通过《民法典》主张报酬请求权和安全受保障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