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智能“搬运工” 零碳排放奇兵******
图:在秘鲁钱凯港,智能驾驶集装箱卡车准备接载集装箱。/新华社
5月16日12时55分,太平洋东岸秘鲁钱凯港,集装箱船“金奈”轮顺利停靠3号泊位。13时32分,桥吊开始向装卸作业区移动,40只红色车轮承载着庞大的蓝色机身沿轨道滑行,显得沉稳而灵动。
与此同时,钱凯港的“搬运工”智能驾驶集装箱卡车鱼贯而出,遵循系统指令自动列队。这些无驾驶室的集卡如贴地飞行的魔毯,电力驱动使其能耗较传统集卡降低25%以上,全程零碳排放。
中远海运港口秘鲁钱凯公司中方支援团队领队何钊毅告诉记者,港口集装箱从岸边装卸到转运至堆场,再到堆场装卸等流程可以实现自动化操作,高效精准作业。
物流成本节省20%以上
在中央控制区,码头生产操作系统负责将作业计划分发至桥吊、轨道吊与智慧集卡等设备,指挥其自动作业,正如“大脑”调动“四肢”。港机设备搭载的设备控制系统则是其中负责信息传导的“神经”。
控制区的安静与码头的繁忙形成鲜明对比,这正是智慧港口高效运行的体现。钱凯港开通后,中秘两国间的单程海运时间缩短至23天左右,物流成本节约20%以上。在先进的港口管理经验与设备技术助力下,钱凯港已发展成为拉美地区领先的智慧港口。\新华社
学子手记/创新求变 千年赣茶融入国际潮流******
图:学子采访江西林恩茶有限公司董事长袁利人(左一)。/大公报记者黄慧摄
江西地处中国中部,自古山高水长、云蒸霞蔚,孕育出千年茶香。陆羽《茶经》载其佳茗,宋明以来江西茶便享盛誉于世。走进林恩茶业董事长袁利人的现代城市工场,他直言:“任何一个优质的特色产品都不是从天而降的。以茶为例,好的土壤,天然气候条件,物竞天择的优良品种,独到的工艺传承,形成了江西茶产业的底盘和基础。”
袁利人认为,江西茶精神根植于民族文化传承。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养一方茶。历代文人墨客的品茗吟诗,传递出江西茶的中正平和、包容雅致。林恩茶业深知,每一杯地道江西茶,都是自然选择、人工匠心和人文情怀的结晶。
谈及企业发展理念,袁利人强调“纯淨好茶”。他表示,林恩以全产业链布局,严控标准,从茶园到茶杯,每一道工序精雕细琢。这份坚守让企业在信息公开、食品安全极高的欧洲市场深耕25年,与一众百年家族茶品牌展开全球茶供应链合作,成为具有国际话语权的赣茶品牌。“市场是最好的老师、林恩能够走向全世界,就是江西好山好水好人文练就的独特风味,品质以及坚守的长期永续的经营信誉。”
面对消费升级 深耕守正创新
面对消费升级,林恩在守正创新上探索更深。袁利人介绍,企业在继承传统製茶工艺的同时,注重产品研发和跨界设计。无论是Mild、Mellow、Malty的甜润本味,还是更适应年轻消费群体的产品创新,林恩始终坚持让江西茶既不失本色,又能融入国际潮流。在他看来,改善口感层次,拓展茶饮场景,是江西茶精神活跃传承的必由之路。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袁利人以林恩25年国际化为例,谈及江西茶精神如何助推品牌出海:诚信主业,守正有机增长。在外部波动带来的全球化挑战下,林恩始终以诚信、韧性和前瞻精神稳步前行。他感慨:“江西茶凭着底线思维与创新步伐,屡次化危为机,这就是我们江西茶人的底气。”
如今,林恩现代城市工场已落成──50亩园区,涵盖数字化车间、品牌体验中心和全球研发实验室,成就中部地区茶文旅、现代制造多元融合的新典范。林恩还率先推动一二三产业贯通、海内外市场协同、科技与人文并进,致力于每天让全球500万人享用纯淨赣茶。
至于江西茶精神的细腻表达,袁利人说,绿茶之清新、白茶之纯淨、黄茶之甘润、红茶之醇厚、黑茶之陈香,各有风雅。但归根结底,“无论工艺还是品鉴,都离不开一份敬畏自然、精工细作和与时俱进的心。”这是千年茶乡的坚守,也是林恩创新的根本。
品牌发展看似风起云涌,实则每一步都需不懈传承和审慎创新。江西茶精神,正如一杯杜鹃红,醇厚且悠长,温润也坦荡。
大公报实习记者陈知涵